12月12日,两年一度的淮海工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过去两年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任务和目标举措,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特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大事年年有、年年有大事。面对一系列机遇与挑战,学校党委充分发挥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保证、政治优势,以党建思政工作的新气象谱写了学校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立根铸魂 党建领航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多年来,学校党委紧紧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牢牢抓住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和党性教育这个核心,不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学校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师生头脑。
不断完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修订了《淮海工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细则》。每个月一次集中学习,是学校党委中心组的“标准课时”。如今,每次学习时,校领导班子成员领学、专家教授作辅导报告、中心组成员作主题发言、集中专题研讨和扩大学习会等多种形式,不仅保证中央和上级部门的新精神、新要求及时传达学习,更紧扣学校中心工作加以积极贯彻。学校党委被评为2016-2017年度连云港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理论宣讲是抓好基层学习的重要形式。每学期初,学校党委组织校内社科专家成立宣讲团,聚焦各种重大主题,到各二级党组织开展理论巡回宣讲,加强正面引导、深度引导,解疑释惑、增进共识。十九大闭幕后,学校党委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会、十九大代表报告会、宣讲会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迅速在全校铺开。
学校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完善了党委常委会议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强调党委常委会议要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编制实施“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淮海工学院加快建成江苏海洋大学行动纲要(2016-2018)》,先后把2017年和2018年确定为“大学创建年”和“大学创建冲刺年”,深化合作交流,拓展开放办学格局,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有效引领和实现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学校制定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坚持按月调度重点工作机制,强化决策落实。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全程记实制度,本届党委共发展党员2500余名。学校以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深化党内经常性教育。顺利完成了基层党组织集中换届工作,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创新,2个项目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月一次集中学习

学校召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暨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年会

学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六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

党的十九大代表、连云港市原市委书记杨省世来校宣讲十九大精神
积极探索 扎实推进 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越抓越紧,制度笼子也越扎越牢。学校党委修订和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体系和工作体系。
学校党委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016年制定实施了《淮海工学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确保意识形态管理环环相扣、不留死角。2018年,修订二级党组织党建思政工作考核办法和巡察工作办法,将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来考核。
干部队伍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2015年,开展处级领导干部集中换届聘任和科级干部重新聘任工作。2017年,在全校党员干部中开展以“抓整改促服务、抓项目促落实”为主要内容的大走访大落实活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人才新政26条”,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使用力度。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培训覆盖到所有科级干部,每年参加在线学习培训近400人。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江苏省科技镇长团,选派年轻干部挂职任村“第一书记”,学校被表彰为“2016-2017年度全省帮扶工作先进单位”。
每年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述职评议工作和党建思政工作考核,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将2016年定为“校风建设年”,从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师德师风建设和干部担当作为等方面开展宣传教育和专项整治,培育优良校风。
四年多来,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学校党委接受了省委巡视,扎实做好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制定实施公务接待、因公因私出国出境、公务用车、婚丧喜庆事宜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坚持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专项检查。搭建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履责记实工作平台,探索“执纪监督+互联网”模式。制定出台中层党政主要负责人向校纪委全委会述责述廉和接受评议实施办法,强化对党政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管理。制定出台校内巡察工作实施办法,并启动校内巡察工作。

学校组织开展“校风建设年”活动

校党委中心组成员在连云港市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学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学校组织党务干部到山东党性教育基地学习
立德树人 价值引领 把牢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
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淮海工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召开了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成立社会科学处,增强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召开第七次教学工作会议,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工作。
学校党委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组织开展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等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大型史诗话剧《雨花台》进校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组织开展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高质发展”专题读书调研活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坚定广大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
学校不断提升学生工作的整体效率和水平,优化辅导员考核激励机制,形成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较高的辅导员队伍。定期开展辅导员沙龙活动,成立辅导员发展与研究中心,提高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学生工作制度建设,编印了《淮海工学院学生工作制度汇编》。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成立学生自律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学生议校座谈会,实时回应学生关切。开展学生心理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及危机干预工作,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入选“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了《淮海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综合改革方案》,严格落实教育部在队伍建设、学分分配、课堂规模、学时设置等方面的要求。推进课堂教学多样化改革,重视实践教学,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定期举办系列教学展示和示范课观摩活动。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已建立常熟蒋巷村、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等一批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学校组织师生观看大型史诗话剧《雨花台》

学校定期举办主题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创新宣传 筑牢阵地 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新闻舆论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党委统筹新闻网、官方微博、微信、校报、广播台等校园媒体和平台,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校报版面设计、栏目建设不断优化,打造了一批品牌栏目。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新媒体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关注人数达3.1万余人,官方微博粉丝达1.8万人。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省级以上媒体推出了一批有分量的外宣稿件,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
深化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创建活动。做好连云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提高师生对创文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制定淮海工学院校园文明公约和学生文明行为公约,认真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被团省委评为“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每年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余项,多次参与连云港国际物流博览会等重大活动。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学校从办学历程、历史积淀中深掘内蕴,确定了“勤勉自强 敬业奉献 山容海纳 守正求新”的新时期“淮工精神”。加强海洋文化培育,每年组织开展海洋科技文化周系列活动,打造“蓝色大讲堂”品牌活动,组建“小海鸥”海洋志愿讲解团,积极传播海洋文化。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社团文化巡礼等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建成海洋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展示馆,江苏省海洋文化教育基地落户我校,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在学校设立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校园”“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院校)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四年多来,统战群团工作进一步加强。坚持和完善统一战线各项方针政策,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扎实做好侨务工作,学校被确定为“为侨服务工作站”设立高校。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王淑军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江苏省教科系统首批“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推进实施《淮海工学院共青团改革实施推进方案》,召开淮海工学院第四次团代会。

学校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确定新时期“淮工精神”

学校依托海洋馆广泛开展海洋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组织在华留学生写中文寄明信片回家、赏月、品尝月饼,弘扬中华优秀节日文化

学校每年举办民族风情节,各族学生增进了解、和谐相处

学校组织艺术学院学生创作海洋文化墙绘

学校积极弘扬民族文化,组织学生参加龙舟训练
这四年多,我们举旗帜,聚人心,牢牢抓住党的建设“龙头”,确保党委始终成为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舵手”;
这四年多,我们强信念,育新人,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灵魂”,筑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阵地”;
这四年多,我们兴文化,展形象,讲好淮工故事、传播淮工声音,学校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