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由校团委、校学生联合会联合举办的我校第十七届大学生辩论赛总决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火热开赛。商学院、法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文学院四支代表队在这里进行最后的舌战,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巅峰对决”。
本届辩论赛分为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四个阶段,全校16个学院代表队,历时20天,经过14场激烈的比拼,最终商学院、法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文学院四支代表队挺进四强。
决赛共分两场。第一场为季军争夺战;第二场为冠、亚军争夺战。季军争夺战在商学院和法学院之间展开。双方围绕“情与理何者在先”这一话题展开理性而又深刻的辩论。正方商学院联系生活中各种实际情况,从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宏观和微观等方面论证了情于理先的必然性;反方法学院则提出“理是综合了社会公理与公众情感共性而形成的准则”等具体释义去反驳正方,双方辩手有破有立,攻守兼顾,杀得难分难解。最终,商学院代表队以微弱优势获得季军。
冠亚军争夺战在化工学院和文学院之间展开。双方围绕“细节决定成败还是战略决定成败”这一辩题展开了唇枪舌战。正方化学工程学院认为细节是窘境的突破口、转折点,并从当今社会对细节的要求与重视出发,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数点导致美国‘挑战号’航天飞机失事”等事实依据阐明了观点。反方文学院也毫不示弱,坚持认为战略决定成败,分别从战略的实质属性、战略的落实、发展等角度入手,指出“战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贯穿始终”,并借用我校的发展战略以及近期关注度很高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作为论据,清晰明了的说明了战略的决定性作用。双方辩手互不相让,以典型的事例、严谨的措辞、据理力争。时而彬彬有礼,时而“剑拔弩张”,他们幽默诙谐的语言,缜密敏捷的思维,不时引来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经过近一小时的雄辩,文学院最终摘得桂冠。来自文学院的佘琳琳同学荣获本届辩论赛最具风采奖,来自化学工程学院的王晶同学获得本届辩论赛最佳辩手奖。
“辩题的选择紧贴校园生活的实际或者是当下社会热点问题,所以对于学生开拓视野,认真思考问题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决赛评委、连云港市文联副主席蔡骥鸣说,“淮海工学院每年举办的辩论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品牌活动,比赛一届比一届精彩,学生的思维方式呈现出放射式的延展和深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对问题的看法也更加理性和辩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