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VPN | 统一信息门户 | 办公网 | 办公电话 | 工作流程 | 电子邮件
学生 教师 校友 考生 访客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中国教育新闻网:海博馆开思政课,解锁“海洋强国密码”
2025-04-19 15:40   中国教育新闻网   (点击: )
分享到:

通讯员:陈晓艳 时间:2025年4月18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同学们,这里是国家海洋博物馆,它不仅记录着人类与海洋共生共荣的历史轨迹,更是一部镌刻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蓝色基因图谱’。”近日,江苏海洋大学的青年学子们在国家海洋博物馆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思政教育实践。

在国家海洋博物馆正门大厅,“蛟龙”号载人深潜器1:1模型引发学子们热烈讨论。“真实的‘蛟龙’号舱壁采用钛合金材料,10厘米厚度的特殊构造可抵御110兆帕深海压力,相当于指甲盖上承受一头非洲象的重量。”听到专业教师张会霞的介绍,学子们不由伸手触摸模型壳体。

在“从风帆到行轮”主题展厅门口,提取了“大东方”号轮船元素的古船主题造景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姜晓慧驻足感慨:“郑和船队承载着600年前中国人‘云帆高张,昼夜星驰’的海洋梦想,七下西洋的壮举是我国古代航海的巅峰成就,展现了开拓精神和人文交流的思想。”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靠的是一代代海洋人接续奋斗和力攀科技高峰的勇气和决心。”海洋工程学院研二学生蒋旭辉最感兴趣的是“建设海洋强国”主题展厅,从“大洋一号”科考船模型到“潜龙”系列无人无缆潜水器展示屏,从“深海勇士”号互动体验舱到“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模型,蒋旭辉反复研读、认真记录这些展品介绍,“这些大国重器不断续写着新时代的航海传奇,其背后凝聚着青年科技先锋的智慧、勇气和担当”。

“可燃冰并不是真正的冰,它的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海博馆研究员王玉向学生介绍,2020年,“蓝鲸Ⅱ号”钻井平台上,我国第二次海域可燃冰试采取得成功,创造了“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两项世界纪录。同学们由衷感到自豪,报以热烈的掌声。

从郑和的罗盘到北斗卫星导航,从“水密隔舱”到“智能船坞”,从古老的帆船模型到国产深潜器的“中国芯”,从泛黄的航海图到电子屏上滚动的数字,从大西洋上扬起的风帆到南极冰盖上霹雳的“雪龙”……短短几个小时的参观,师生们发出共同的感叹:中华民族的海洋强国梦从未如此清晰。

站在“海洋与天文”展厅星空穹顶下,荧幕上浩瀚的星海与深蓝的波涛交相辉映。学生钱锦华表示,作为船舶专业方向的学生,是“造船的人”,更是“造梦的人”。“今天我们从这一件件展品中寻找到前进的力量,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在船舶设计制造、智能海工装备领域,一笔一画写下属于新时代的‘强国密码’!”

据了解,2024年底,江苏海洋大学与国家海洋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海洋科普教育、海洋意识教育、政策研究、科研合作、海洋文化传播等方面,不断整合资源优势,扩大合作空间,拓展育人途径,携手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http://m.jyb.cn/rmtzcg/xwy/wzxw/202504/t20250418_2111333383_wap.html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6-2021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招生咨询电话:(0518)80307598
江苏海洋大学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895000   邮编: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