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VPN | 办公网 | 统一信息门户 | 办公电话 | 工作流程 | 电子邮件
学生 教师 校友 考生 访客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南方都市报:当归价格猛涨128% 中小药材贸易商:中药材一天一个价
2023-07-01 18:38   南方都市报   (点击: )
分享到:

南方都市报   2023年7月1日

还未走进清平路,远远就可闻到浓郁的药材味道。这里既有虫草、鹿茸、灵芝等贵细药材,也包括当归、八角及各类煲汤常用药材。广州的清平中药材市场也可以说是老广人煲汤购买药材汤料的宝地。

6月28日下午3时,南都健闻记者走访发现,在中药材市场的一层,往来行人络绎不绝,依然有着以往的热闹。但二楼就显得冷清很多。商户梁冬(化名)则谈到,“药材涨价后,大家购买的量就降下来了。生意没有以往好做。”

“当归现在市场批发价160元/斤。3个月前,价格才仅仅70元/斤。而麦冬几个月前才45元/斤,现在则达到90元/斤。”梁冬告诉记者,基本上70%的药材都在涨价,有些甚至一天一个价。生意更难做了。

中药材价格涨势凶猛从未见过如此涨幅

中药材涨价潮仍在蔓延,不少业内人士称之为历史未见之涨幅。

6月28日下午,南都健闻记者走访发现,作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之一,广州的清平中药材市场的药材也同样出现不同幅度的价格上涨。其中,当归、麦冬的涨价涨幅为最大。

从事药材生意近30年的一位商户也直言,从未见过如此的涨幅。“今年从2月开始,中药材都出现价格上涨。6月时,当归的价格突然暴涨,甚至卖到了200元/斤。除了当归以外,百合、党参、三七的涨幅也较大。”

另外一位从事药材生意多年的老伯则告诉记者,“只有极个别的药材没有涨价。比如当归的主要产地在甘肃,产量降下来,买不到货,价格自然就上涨了。”在老伯印象中,只有在非典的时候,板蓝根的价格涨幅可以与之相提。

往年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中药材市场往常将会进入淡季,但今年却一反常态,中药材价格出现持续性上涨。

据江苏省医药行业协会中药饮片专委会近期的报告,价格方面,有超过200个常规品种年涨幅超50%,100个常规品种年涨幅超100%,25个常用大宗药材年涨幅超200%,鸡骨草等个别品种年涨幅甚至达到400%~900%。通过对中药材天地网的药材行情进行调查,部分情况更加严重。

康美中药网发布的价格总指数显示,6月29日该指数达到了2135.02,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2.87%。6月28日,中药材天地网发布的综合200指数录得3567.75,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35.7%。

江苏海洋大学药学院副院长秦昆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今年中药材价格的确整体上显著上涨。中药材属于农产品,它的价格的确会出现周期性波动,比如2012-2013年,也曾出现大范围的中药材涨价。当时,很多专家也提出国家层面应该建立中药材储备制度,以应对市场价格的大范围波动。从今年的中药材价格波动来看,夏天的确是中药材使用相对少的时间段,但价格并没有降低,部分品种仍然出现价格暴涨,这的确值得行业和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涨价或与游资炒作有关 多省医药行业协会发声

此轮中药材涨幅如何,哪些中药材涨幅最大,背后原因如何?

根据记者采访的十余家商户所透露的信息来看,大多数商户表示,几乎所有的中药材都在涨价。

谈及背后涨价的原因,多数商户主要指向药材产地的货源减少、种植地气候、农户种植意愿、人力成本及中药材出口供需等因素影响,但也有商户指出有市场炒作的因素作祟。

秦昆明指出,个人认为中药材价格暴涨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近两年受疫情及房地产等行业调整等因素影响,市场上流动性比较充裕,各种资金想短期获得高额回报,“炒作”中药材是一个重要的获利方式。

“从需求端来看,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对中药材原料的需求显著增加,这就导致由于供求不平衡而引起的价格上涨。此外,中药材种植周期长,人工和材料成本逐年上升,加上气候和环境等因素会影响中药材产量。” 秦昆明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就会导致中药材价格的暴涨暴跌。

秦昆明称,面对这种情况,从中药产业健康发展和老百姓用药安全角度考虑,国家层面应该加大对中药材价格监控,可以推动建立中药材战略储备制度,确保中药材得到稳定供应,防止价格暴涨暴跌。

南都健闻记者注意到,今年6月,网络上流传着江苏、广东等医药行业协会发布的《关于中药材价格异常增长的情况报告》。

据网传的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文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中药发展的利好政策,极大地鼓舞和支持了行业发展的信心。但也有投机倒把的游资也进入了中药材领域市场,囤药居奇,待价而沽。有中药材行业人士反馈,“现在并不是药材没有货,只是都在冷库。目前亳州、安国两大药都的冷库都是爆仓状态,大冷库的库存价格从年前的260元/吨/年涨至现在的400元/吨/年,依然还需要排队。”

而网传的江苏省医药行业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的报告也同样提到类似情况,“出于对中药价格上涨的预期,一些游资进入中药材领域,炒家们故意囤积药材,低进高出。部分经营商,也转化为游资炒作中药材的操盘手。”

多份报告指出,已将中药材价格异常波动的情况上报给中国医药协会,呼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管控药材价格。另有资料称,中国中药协会高度重视近期中药材、饮片价格异常波动的现象,并发出《关于中药材、饮片价格异常波动的调查问卷》,并将追踪调研,将汇总分析调查问卷及平台数据反馈,形成报告上报有关部门。

据问卷调查内容,其陈列的导致药材价格上涨的原因包括20个方面及其他原因,例如自然灾害影响、市场需求增加、种养殖成本、中药材包装、中药配方颗粒对基原限定影响以及中药材、饮片热销出口品种供需失衡等因素。

6月30日上午,南都健闻记者就此调查问卷以及各省医药行业协会所反映的事项进展致电中国中药协会相关负责人,对方则表示,“对此并不清楚,也无法提供其他电话予以了解。”而江苏省医药行业协会方面的电话接听人则提供了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方面的一位负责人的电话,但记者多次致电,其电话尚未接通。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方面的电话也同样未能接通。

原文链接: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30630814191.html?&layer=3&share=chat&isndappinstalled=0&wxuid=ogVRcdGHg9HUOT610tk2E5FlpR7w&wxsalt=2ea947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6-2021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招生咨询电话:(0518)80307598
江苏海洋大学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895000   邮编: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