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研究员应邀访问我校,并作题为《微生物组:金矿还是泡沫?》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阎斌伦教授主持。
报告会上,赵方庆研究员首先通过一系列数据对微生物组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一些大众媒体对微生物研究成果的曲解。其后,赵方庆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分别介绍了大数据挖掘技术在转录本鉴定、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等研究中的应用。在交流讨论环节,师生们踊跃提问,就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水产动物病害、海洋生态学等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请教,赵方庆通过一些实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报告会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结束。
赵方庆,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国家优青基金获得者、首届北京市杰青基金获得者(生物学科唯一入选者)。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从事计算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工作。2011年被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聘为“百人计划”研究员。现任中科院北京生科院科研部副主任、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办公室主任、计算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计算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在国际SCI刊物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BMC Evolutionary Biology和Hereditas等杂志担任编委。近5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青年、面上、培育、重点和优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项目、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基金和北京市杰出青年基金等。近年来,围绕着“计算基因学”研究方向,建立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生物信息学算法和工具,并在环形非编码RNA和微生物组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Trends in Genetics、Current Biology和Nucleic Acids Res 等刊物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平均影响因子超过10;研究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4200次(H-index 34),其中多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